道家与其他思想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视角。
儒家的观点是贵族男子看待社会和世界的观点。 贵族男子必须懂得社交礼仪,言谈优雅,具备贵族的基本技能(六艺)。 当然,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从现象中看到了本质,那就是贵族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仁”。 所以儒家实际上是讨论统治贵族如何管理国家、处理外交、提高自身。
法家的观点是君主看社会。 法家不同于儒家。 从一开始,法家落脚的地方就是君主。 它要求你永远把权力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从贵族、平民、敌国手中夺取权力。 法家指的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最高权力,相应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法”。 “法”不是法律,而是奖惩机制。 用赏罚来代替礼乐,用赏罚来贯彻君主的意志。 这就是法家。
墨家的观点是工匠的观点看社会。 墨子本人就是一位工匠。 在工匠眼里,社会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 机器的运转需要各部分的配合,所以我们必须爱护一切,而不是攻击。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机器。 最重要的是它的性能,其次就是它的外观是否好看。 所以,在天下大乱、人命无法挽救的情况下,那些礼乐葬礼都应该简单。 机器的运行质量取决于其部件的尺寸和机械设计。 所以,没有什么命运,但需要有德行,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军事家的眼光就是将军看待社会的眼光。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必须吞并敌国,占领更多的资源。 因此,必须把国家变成军事机构,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 我们还需要齐心协力,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战略家的观点就是游说者对社会的看法。 社会需要平衡,而战略家的作用就是维持整个世界的平衡。 利用人们私欲的弱点,让各国保持平衡,让政客从中牟利。
那么重点来了,道家,道家的观点是什么? 首先,道教是由国家档案馆员创立的。 于是他看到了很多机密档案,看到了很多酸甜苦辣。 于是他用道家思想来概括他所看到的一切。 道家思想中蕴藏着许多不能透露的秘密,许多不能讨论的事情。 道家思想优于其他思想的地方在于,道家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超越。 东周的档案应该还包括西周的部分内容,整个跨度可能超过500年。 这五百年来,许多当时被视为真理的东西被抛弃了,许多当时被视为耻辱的东西变得更加受到尊重。 是非不断被颠覆,真相与谎言变得越来越神秘。 然而,似乎总有一种人,总能渡过灾难,总能笑到最后。 这些人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功成名就、清心寡欲、与人为善等。 于是道家根据最丰富的历史资料,总结出了一套个人在乱世生存的法则。 这套法则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比较大,所以对于一世的富贵荣华并没有那么在意。 它关心的是永恒的真理。 道家在探索永恒真理时,其实有两种观点。 一是站在太阳、月亮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家与其他思想流派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第二个视角是从生活的角度看世界。 生命是一种被剥夺了人类属性的存在。 可以是人,可以是花草,可以是鱼虫,也可以是神鬼。 道教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俯视,一种是仰视。 比如《庄子》写了两只蜗牛触手上有两个国家,连年争斗,死了无数人的故事。
《庄子·泽阳》:“蜗左角有国者,谓之楚氏;蜗右角有国者,谓之蛮氏。当时,他们为争夺而战。” ” 踏上大地,躺下数万具尸体,驱车向北,花了五天的时间才折返。”
这就是太阳或月亮看人类的角度。 当视角转换时,世界上的战争就变得滑稽可笑。 类似于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喝醉了就把衣服脱了,然后对房间里的人说,这个房间是我的衣服,你怎么就钻进了我的衣服里。
这种对太阳、月亮或宇宙的视角,有一种分离感。 它将人与平凡的世界分开,让你思考那些在你之外极其重要的事物在更长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中是否仍然具有相关性。 很重要。
道家的另一个观点是从生命本身的角度看世界。 生命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它本身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并不一定是个体生命所承认的。 比如一个男人好色,从男人的角度来看,他存在的意义可能是为了和更多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但从生命本身的角度来看,这个男人属性的意义就是让人类繁衍,也就是说,繁衍才是生命的意义,而情欲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所以,道家不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自然地活着才有意义。 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含义,但不必担心。 它一定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 如果我们认为重要的意义损害了我们的活力,那么这些所谓的意义一定有问题。 社会应该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让生活更加繁荣,而不是相反。 如果相反,那就是社会出了问题。 不要担心或与之抗争。 会慢慢调整回来的。 当然,你必须尽可能地活到那一天。
综上所述,道家其实看得更远、更大。 比如《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天之道是以弥补损害来弥补不足;但人之道则不然,损害不足,则有余”。
你看,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或者说私有制的内在矛盾,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会要求穷人养活富人,这会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但这种人道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唯有天道才能长久。 天道是平均的,就是用富人的钱来支付穷人的钱。 那么当天道与人道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呢? 谁会赢? 当然,这是天道。 无论是中国的乱世循环,还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其实都是“天道”纠正“人道”。 “在过去,国王和王后飞进普通百姓的家中。” 那些皇亲贵胄、王公贵族中,如今谁还拥有昔日的辉煌?
很多人批评贫富分化,批评富人不仁慈。 其实在道家眼里,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因为天道会纠正它,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也许一百二百年,也许一千年两千多年,但是没有人能真正逃脱。
我宁愿这辈子不再出生在帝王之家。
谁能逃脱?
所以,从天地的角度来看,有的人发达,有的人衰落,有的家族崛起,有的家族崩溃,有的文明兴盛,有的文明消亡,都伴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和月亮的残缺。 就像满月一样。 每天不一样,每个月不一样,每年不一样,但不变的是酸甜苦辣。 知道了这一点,就像普通人已经适应了昼夜的轮换,四时更加规律一样。 他们不会因为夕阳西下而哭泣,也不会因为春去秋来而悲喜,因为世间事就是这样。
因为道家的天地观和人生观,所以有一种平静的气场。 所有的道人,永远都会比别人活得更从容、从容,当然也会活得更长久。 但相应的,道家的人对现实社会也有点不感兴趣,尤其是政治、道德,以及一切暂时的社会规则。 道家人士对此表示反对,甚至厌恶。 这也让道家的人产生了一定的超然感。 他们可能很温柔,很容易相处,但你不会看到他们特别热情,更不用说致力于任何教义或理想。 在他们眼里,世间的荣辱其实都是猫头鹰抓到的死老鼠,无非是“人之道”中的昙花一现、自以为是的意思。
《道德经》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恩辱。
恩辱如惊,荣辱如身。 受到青睐、羞辱或恐惧意味着什么? 恩为最高,辱为最低; 你得到的令人惊讶,你失去的也令人惊讶。 这就是所谓的恩宠和耻辱。
这就是普通人的样子。 他们得到了就害怕失去,于是就有了新的忧虑。 当他们失去的时候,他们会充满遗憾和担忧。 也就是说,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充满了悲伤和恐惧。 因为生命的意义是与得失联系在一起的,好像人一旦失去什么,生命就毫无意义了。
因此,这也可以被视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道人的一个标准。 就是说,能忍恩辱,就是道士。
有朋友请我谈谈佛法。
佛教和道教都有宇宙观。 如果说两者的区别,那么在道家看来,宇宙可能有一天会毁灭,但宇宙不会完全回归虚无。 总会留下一些东西,继续影响更伟大的事情。 和长久的事情。 一切都很相似,但一切又不同。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只是一个循环。 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新鲜事,一切都和过去一样。 只要你看得越来越宽广,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只是重复,所以重复中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已经被做过几千次、几万次了。 只是里面的人,因为睁不开眼睛,看不到自己已经白白做了无数次同样的事情。
因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不同,
佛家求静,道家求动。 佛教认为一切都是轮回,道教认为一切都在变化。 所以佛教以静求静,道教以动求静。 “道”字本身就是走在一边的意思,和“逍遥”一样,是在不断地运动。 因此,道家希望个体能够与外界同步运转。 当身心与外界同步时,看起来就静止了。 这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是道家所说的“自由”。 佛教否认外在运动变化的意义,认为寂灭是永恒的,所以摆脱外在运动和干扰,就可以达到“永恒”。
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道家认为,死了就死了,我的人生一定是有意义的。 即使我丑陋、沮丧、失败或残疾,我的生活仍然是独特的、不可或缺的。 特殊意义。 一代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意义,但它绝对存在,并且在某个时刻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道”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对“道”毫无意义的事件。 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刻意去做。 就随随便便地做吧。
佛教认为生命没有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业力。 业力消除了,就没有生命了。 为了生存,人必须消除业力,然后防止新的业力产生。 这样,就可以达到涅槃,达到永恒涅槃。
#风流##风流国语录##风流话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