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秘诀道教九字真言修炼法则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到来。它的交节日期通常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自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这一天,被认为是万物复苏、洁净而显著的时刻,因此得名“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此时物至,此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俗谚也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意味着这一段时间气候逐渐转暖。

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温度已经升至12°C以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片晴朗之景,冰雪消融,草木萌发,小花初绽,都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此时人们感到筋骨舒展、五脏六腑润泽,因此宜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晨练、登山、踏青或郊游等,并且要增加运动量。

然而,这一段时间后降雨增加,使得空气潮湿,有助于植物生长,但容易引起疲倦和嗜睡。此外,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对身体不利,更容易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加减衣物,同时尽量减少公共场所出入,并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传染病。

此刻也是许多慢性疾病易发期,如关节炎、高血压等患者需要格外小心。如果你有慢性疾病,最好避免食用可能激发风火或毒素的食品,如海鲜、咸菜、大蒜等。

此时,也不宜过度补肝,因为肝脏在这个阶段最好保持平衡,可以多吃一些益肝养肺的食材,如荠菜(能够滋补肝脏),菠菜(对整体健康有益),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涩火)。

饮用“早春茶”同样重要,它能帮助养护肝脏,促进头脑清醒,还可以缓解痰湿带来的不适。

根据中医理论,在这个阶段心火比较旺盛,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格外小心,不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还应该选择柔软而又动作协调的锻炼方式,不暴饮暴食;肥胖者应限制热量摄入,而老年人则更需注重低盐饮食并增加钾元素摄入。此间可服用的养生汤品包括红萝卜汤、竹蔗水煮藕片、三鲜鱼头汤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蔬菜配料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