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儒学大家张载(公元1020—1077年),世称“横渠先生”。他留下四句非常有名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为句”。多少年传颂不断,鼓舞一代又一代学人。 虽然听过这四句话的人很多,但是“四为句”究竟讲了什么?笔者今日与大家浅析一下。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人类生活在人世间,原本什么准则都没有。所谓为天地立心,就是人在天地之间,这里指人类社会,立下一个规范后世的道德准则。例如,孔子为宣扬自己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立下了一个道德准则,让后人在面临与孔子同样的困难时候,能够想到孔子,从而激励自己,不畏艰辛。孔子虽然一生在主张上他失败了,但他的言行照亮了后人,他是成功的。孔子那句有名的“三十而立”,被很多人理解成了一个人如果三十岁了,一定要有好工作,要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我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孔子的“三十而立”,是在于他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使自己成了一个因“知礼”而完善的人。
第二句:“為生民立命”。生民就是天下苍生,命就是苍生的命运。古人很多相信,“”,认为生来就是这样,不可以改变或者是天下兴衰关我什么事?张横渠的话语中就说到,要用自己的言行,让天下苍生都有一个正确的道德准则,然后感化众生再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精神价值,让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崇高意义。
第三句:“為往聖繼絶學”。張載認為儒學正統孔孟之后就斷絕了,而至於後世許多學者都是不純粹。他要重振儒家正統,用來替代前辈弘扬儒家的理念继续下去。我觉得張載思想中肯定还有继续发扬儒学思想的地方,因为張載一生的吸收包容其他学说的理念,这些都是孔子的著六经时期所没有的事物。我觉得"為往聖繼絶學" 就是为了前圣继承已经断绝之学统,并且加以吸收包容,从而发扬光大。
第四句:"為萬世開太平」。这里所说的 "太平" 不单单是说世界要平安太平,而是一种社会状态,也就是周公提出的大同社会观念。在这个观念中,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没有贫富差距,没有战争和矛盾,每个人都会幸福安康。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目标之一,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以实现这一目标。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我们可以把张载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将精神价值带入现实;其次,将生命意义确保下来;接着,将前辈遗留下的知识体系继承下去;最后,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使得未来的时代更加美好。
总结起来,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我们遵循着这些原则,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未来。而我今天想要告诉你的是,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并且践行这些原则,那么无论如何的一切,都会变得可能。
此文旨在探讨历史上的伟大的智者们对于建立和谐、繁荣社会的一贯教诲,以及他们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见性的思考。此外,还试图通过分析历史智者的指导思想,对当前及未来的中国乃至全球形势进行深度理解与反思。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历史上的智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塑造理想国度的心得体会,他们所倡导的大同世界或许无法完全实现,但它们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学习并适应当今复杂世界挑战的问题解决方案。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一个个人的行为还是整个民族甚至全人类共同行动的情况下,都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思考,并将这些宝贵的心灵财富转化成行动力,以推动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社会朝着更加明朗、高效和谐共处方向前进。
当然,由于时间有限,本文不能详尽阐述所有问题,因此希望读者能够从本文中学到更多关于如何构建和维护一种健康稳定的环境,以及如何培养真正具有责任感和担当能力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期待着加入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探索,更广阔、更深刻的情景演绎。
最后,请记住,即使面对最艰难的情况,也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给予过你的启示,那些永恒不变的声音,它们如同北极星一样指引着你的方向。如果你愿意,我也很乐意听到你的故事,以及你对这些话题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