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创始人丘处机龙门七载修行秘笈

道家学说创始人:丘处机的龙门修道秘笈

在公元1180年的春天,一个名叫丘处机的孤独道人来到了陕西龙门洞。这位衣着简朴、超凡脱俗的道人,不仅改变了这座大山的历史和命运,而且为这座秀丽的大山留下了传承千古的全真龙门法脉。

丘祖先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来到龙门山,这一年他三十二岁。早在他来之前,丹阳祖师就在甘肃平凉等地传道度人,并常住于龙门。正是在这里,他创立了重阳会。丘祖居蟠溪六年,以苦炼性习儒参道,日夜精进。他以深厚的儒学功底,精研道学精华,一方面践行丹功,一方面吟咏作诗,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有两种可能引导丘祖从磻溪迁至龙门。一是马丹阳祖师有意安排;二是丘祖爱上了龍門洞の胜景佳境愿意留下。在龍門洞所寫之詩中,有“南望龍門一豁開,東迁鶴驭再頭回”、“勝境無窮言不盡”的句子,可見他對龍門山水有一種溢於言表的情感。

初來龍門時,丘祖獨居,所以要親自到林中取柴。他說:“不怨深山自采樵,山中自有好清標。”雖然採樵是一件辛苦的事,但穿梭於茫茫林海之中,可領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也是趣事。

在龍門期間,最大的變化是不再大量寫詩。他說:“著假空贪齐李杜,不假环墙世事遥。”他認為詩寫得再好,即使與李杜齊名,也只是一場“著假空贪”,修行還是要從實際功夫做起。那既然不作詩,又將何為?每日里打坐,在静定中,用心凝神調息,用心修養,這就是真正的修行。而這些都體現在他的《月中仙•山居》詞:“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天然耿介愛一身孤僻逍遥云壑”。

當外部環境良好時,他能事事不挂著心上,是因為幸遇清平世,大气候安寧,“民歌兩穗之丰教门兴”。然而,這種太平歲月並不能持續久遠,不久後自然災害頻繁降臨,使得陝甘兩省陷入大旱之中。面對此情此景,他用自己的詩來表達對萬物生的哀憐和痛苦,並呼籲天助人間。在他的《因旱作》、《愍物》等詩篇中,可以看出他既追求個人的內心世界成就,更關注社會大眾的人生困境與疾病,以及如何通過自己的修養去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