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道长王兴理自然中的道教真实人物

我想起了王兴理道长,那个在自然之中行走的道教真实人物。他于1932年1月6日出生于河北塘沽,1960年投身于华山王母宫,拜庞法山道长为师。从1960年到1986年,他常住在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在那里,他修炼和传播着道教的智慧。1987年,他又前往了眉县钟吕坪老君洞继续他的修行。

在北京白云观,他受戒于名震一时的方丈王理仙,并获得了戒号治道子。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王兴理道长不仅在太白山太白庙找到了新的居所,也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位重要导师。2002年,他甚至被誉为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这无疑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肯定。

2011年的7月1日,当他的灵魂飞升时,我们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大师。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致力于宝鸡市、眉县道教发展的精神,一种关心青年学者学习与修行的心态,以及一种坚信真实传承不可或缺性的信念。

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所说,初次见面时,王兴理 道长给人以深邃眼神、高鼻梁和周正口型相结合的一张脸孔,让人联想到吕祖形象。那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仿佛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而那头乌黑发亮的发髻,以及飘拂唇边三绺口须,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内敛而又庄严。这位身材高约一米七五、气质非凡的人物,用海青色调的小袖衣服和十方云鞋装扮,使得整个人都显得干净利落,有点仙气盈盈。谈话间,那低沉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世俗烦恼,让人们感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懂得天地之情的人,即使是在尘世间,也像是仙境中的高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