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真人是谁?陈圆明老道长的修复骊山老母殿的故事,令人敬佩。多年来,我在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工作,对陕西道教的历史和当代高道大德深感钦佩。听闻陈圆明道长为了恢复修建骊山老母殿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一直想亲自去了解他的故事。终于,在2017年岁尾,通过金明立道长的安排,与刘康乐博士一同访问了陈圆明道长。
我们在12月26日早晨前往骊山老母宫。在行前,我们与金明立道长取得联系,但因路途延误,他已经在山门等候了多时。我们随他参观各殿,他对每个殿堂的建设和供奉神祇都有详尽解说。我对他的清晰思路和口才赞叹不已。
访谈过程中,陈圆明道长始终面带微笑,言辞含蓄而真诚。他谈及筹款修庙时显得平静无畏,而对于庙宇修成后的欣慰心情,更是释然若有所思。在谈到弘扬 道教、养身修心时,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守望者的责任和使命感。
此次访谈中,我们还邀请到了专注于老母宫文化研究的刘建民老师,为访谈增添了更多内容。此次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作为学者应该如何致力于传承文化、保护文物,并且将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
以下是我对陈圆明道长的一生进行整理:
一、谨持家教,虔诚奉 道
陈世杰(俗名),193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出生于白河县东河乡寺坡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慧,被父母兄妹宠爱。在五年级后入县城宣传军事干部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回乡务农。他家的传统信仰着重“孝悌忠义”,父母亲都是信徒三哥更是大学毕业后当上了道士,这些影响了他一生的价值观。
二、艰辛筹款,开源节流
当我查阅旧资料时,我发现1988年的老母殿状况可谓是破败不堪,只剩下前、中、后三殿墙垣倾圮。大殿正中的泥塑坐像丹青减色满身灰尘。这就是当初 陈圆明接管老母殿时面临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景象,他发下宏愿,不仅捐出所有积蓄,还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善款。他取消门票,在神像前摆放“捐款箱”让游客随缘捐助;利用重要节假日宣传筹资,并成功地向海外热心善士宣传,最终筹集了一定资金,“集腋成裘”、“积水成渊”。
以上便是我对这次采访整理后的文章,将来希望能把这些故事与读者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并尊敬这些守护着古迹与信仰的人们。一切都将以最朴素的情感为您讲述,以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