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自然中无为方能无所不为
一、天运之道
天其运乎?不运而自行也。言天禀阳气,清浮在上,无心运行而自动之也。
二、地处之理
地其处乎?不处而自止也。言地禀阴气,浊沈在下,亦无心宁静而自止。
三、日月争斗之说
日月其争於所乎?不争所而自代谢也。言昼夜照临,出没往来,自然如是。既无情於代谢,岂有心於争处。
四、四时八节之主张
孰主张是?孰,谁也。是者,指斥前文也。言四时八节,云行雨施,覆育苍生,亭毒群品,是谁为主宰而施张乎?
五、山川维纲之法
孰维纲是?皆自尔。言山岳产育川源流注,以包容万物春生夏长,无穷铃武,是谁维持纲纪,以得如斯?
六、日月推动之道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无则无所能推,有则各自有事。但当顺其自然,不必深究过问。
七、机缄与意的玄奥
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皆以理推者,都可知,其义亦然。此解方地不动,其义亦尔。
八、大观察与小微观察的差异
大观察于宇宙间,小微观察于人间,但凡此等,都应顺其自然,不必深究过问。
九、大治与小治的区别和同一性
九洛之事,与帝王治国相同,都应顺天道,而非强求或违背。
十、大爱与小爱的本质不同和共通性
商大宰荡问仁於庄子曰:虎狼仁也。这说明了大爱并非仅限于人类之间,而是在一切生命体中都存在。
十一、小爱与至仁之间的关系
太宰曰:请问至仁。大智若愚,对答甚奇。他说:“至仁,无亲。”这表明了至高的德行超越了人性的亲情和孝敬,也超越了世俗的情感和行为规范。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时,我们就像忘记自己一样,没有任何私欲或个人利益,只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状态,就像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与其他一切相连融合,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常规的人际关系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们已经被更高层次的事物取代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兼忘”即使对个人的世界也是必要的,因为它让我们摆脱那些束缚我们的私欲和个人偏见,从而达到一种更加自由和平衡的地位,这正符合宇宙运行的大律,即“以致万物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