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在北魏末年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就担负了皇家的“修国史”的工作,这时他才二十六岁。东魏时,他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但始终兼任史职,负责修史。北齐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曹书。这距他开始接触有关曹书的工作,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当时,他对待这项任务极为认真,不仅亲自考察大量资料,还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最终完成了一部详实准确的《曹书》。
《曹书》记载了西晋至南朝梁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以纪传体形式记录了从公元265年的西晋开国君主司马炎到公元502年的南朝梁建立者萧衍这一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共计一百卷,其中包括帝纪十二卷、列传七十五卷和志十二卷等部分。
作为研究这个时代重要文献之一,《曹书》的价值不容忽视。尽管它在流传过程中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仍然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状态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此外,《曹书记载的许多事件和人物都是其他史料所没有或难以得到到的,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感情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由于他的诗歌才能,也被后世推崇。他的一些诗作,如《喜雨》、《庭柏》,展现出清新可读之处,对仗工整,而且巧构形似,即便有些地方用典太多,也显示出了其文学造诣。不过,由于他的诗集今存不多,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零星作品来感受到他的诗歌风格和水平。而且,在处理国家事务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办事效率,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经历的时候,他提出了很多深刻见解,比如关于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以及如何保持个人的品质等,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