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九字核心道可道非常夫

失道章(十一),探究大道的丧失与后果。

古代,上古时期的人性质朴,天地自然而然地运作。但随着三皇五帝的兴起,人类开始有为,有得,有丧,有生存竞争。仁义礼智权势逐渐取代了大道,使得人心不再纯真,大道渐行其野。

《易经》中讲述太极生成两仪,再由两仪生出三才,最终万物皆从三才中产生。这正是大道如何通过自然化身成为万物的根本之本。大道存在则万物生长,小到草木,大到星辰;一旦离去,则一切都将归于无。

人之所以静,是因为天地之性本清静。一旦追求六尘、奔波于世间诸业,便会迷失自我,无法保持灵台之明亮,不见天光,从而沦落于生命与死亡之间。不善待显明者被人诛杀,不善待隐遁者被鬼诛杀,这正是“失性而沦乎生死”的教训所在。

若天子失去了这份大道,那么便会丢掉整个国家;侯王亦如此,如果他们不能守住这份神圣的法则,那么就将丢下自己的国土。而普通百姓如果也不能找到那份内在的大 道,他们也必将丧失自己的一切生活和生的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在冲突和变化中寻找并使用这份伟大的力量,而不是对抗它。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我们处于混乱之中,也能保持不变,因为这是我们内在最真实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