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喦先生,字洞賔,號純陽子。世傳以為東平人,一云西京河南府蒲(土反)縣永樂鎮人,即今河東河中府也。曾祖延之,仕唐,終浙東節度使。祖渭,第進士,德宗貞元中官至禮部侍郎,晚為潭州刺史,有四子曰溫、恭、儉、讓。先生乃讓之子也。
施肩吾者,以詩聲聞名,其風清爽,不尚煙霞。唐憲宗元和十五年登進士第,有能詩聲趣尚煙霞,每自吟曰:“曾見秦皇架石橋”,言談清爽皆引子史。
徐鈞者,以得補腦還元及服煉長生之術著稱。在廬山錢朗累服其藥極得長年。今江湖漁人時有見者逐之。
楊雲外字慕仙,以不喜介冑事而獨白髮早知名。他居荒山有廢精廬舍,因往居之,並於是神鑒頓超悟能辟穀馴擾虎狼。
王昌遇梓州人也,为州治獄吏,一日晨食猪蹄,不盡而藏之,其妻妾匿之,但未取食已被昌遇笞掠,最终誣服妻妾。此事使昌遇大感悟,他自是多行善事,用心修身,使家國安寧久矣。
此外,本卷还记载了其他多位道家的传说,他们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包括钱朗等人的长生不老传说,以及他们与世间众生的互动和影响。这一系列故事展示了道家的理念和实践,以及这些追求内在智慧和精神成就的人们如何融入社会并影响周围环境。本卷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文化、哲学以及个人修养的宝贵见解,同时也是对人类永恒追求长寿与完美生活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