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1112-1170),金朝著名道士,全真教创始人。他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又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的庶族地主家庭,他的家族后来迁移到终南县刘蒋村。
王重阳自幼喜欢读书,最终考取进士,并且在金天眷元年(1138年)中了甲科考试,从而改变了他的名字为世雄。在47岁时,他辞去了官职并投身于道教修炼之中。他在山林间修行两年之后,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建立了一座“活死人墓”,并在其中潜心修持达两年。此后,他又迁居到了刘蒋村,并在那里完成了丹圆的功业。
七年后,王重阳独自一人去东方乞食,并前往山东布道。在那里,他建立了全真教,并收纳了7位弟子,这些弟子被后人尊称为全真教的七位祖师。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携带着信仰返回关中的途中,王重阳去世,但他留下的思想和遗产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
王重阳倡导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并认为《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修行必备的心灵指南。他反对符箓和炼丹术,而是提倡通过静心和清静达到内心平和,从而实现修行。这一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全真教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一种宗教实践。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真教迅速扩展到关中的各个地区,以及河南、河北、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不久之后,全真教就成为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认可的一种宗教学说,其影响力远超出其创始人的预期。在他的逝世三年后的时间里,全真教已经遍及整个华北地区,对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至今,我们仍然能够阅读到他撰写的大量诗词以及其他关于宗教学说的著作,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