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与道教中的重阳帝君又是谁

王重阳(1112-1170),金代著名道士,全真道的创始人。原名中,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又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他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在家学问渊博,但在45岁时辞官投身道教。

据说,他在甘河镇遇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这个人授予他内炼真诀,使他悟出了修行之道。在南时村,他挖了一个墓穴,并取名“活死人墓”,自居其中两年,以完成修炼。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重阳全真集》,收集了自己的诗词作品。

随后,他东出潼关,在山东建立全真教团,并收徒弟七人,他们分别是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和王处一。这七位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全真教的七位祖师。

然而,最终王重阳携带四个弟子返回关中途中去世,被葬于终南县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他的逝世被赠予灵虚观的名字,而元朝统治者还加封他为“重阳万寿宫”、“北五祖之一”,并将其著作收入《正统道藏》。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问:王重阳以何种方式将儒释道三家学说融合起来?又是如何通过《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修读来达到心性清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