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希夷先生陈抟

陈抟,道教高人,生于五代宋初,其修为超凡,学问渊博。关于他的出生,有多种说法,《群谈采余》中记载他从渔人手中被取出,这一神话色彩浓厚的描述与“十里荷花出陈抟”相比反差较大。毫州流传的“十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则表明了当地民众对他的敬仰。

其生年不详,但据《宋史·陈抟传》推算,他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享年118岁,这在道家修炼者的寿命中并不罕见。而另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唐德宗时期,享年200岁左右,但这一观点并不被学界广泛接受。

关于他的祖籍,有两种说法,一是毫州真源,一是普州崇龛。两地均有有关陈抟遗迹和传说的存在,而今日四川学者仍坚持普州崇龛说的论述。

陈抟的童年生活也颇具传奇色彩,以涡水之滨成长,被仙姑哺育而聪明过人。此后,他读经史百家之言,无所不通,是位诗书兼备的人物。在亲丧之后,他放弃世俗生活,与道友安期生、黄石公共同探讨长生的秘密,并携带家资离去。

唐僖宗曾召见他并赐号清虚处士,此后他隐居武当山九石岩,从事道术研究。他还游历峨眉山讲学,并拜师学习易经,对《易》进行深入研究。这段时间内,他著有多部专著,如《胎息诀》、《指玄篇》,以及关于易经的注释和图解等。

晚年的陈抟受到周世宗柴荣召见,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但未仕朝廷,只得谢绝。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由于避忌,不知去向。而在太宗赵光义统治时期,他再次受召并被赐希夷先生称号,最终在端拱二年七月廿二日仙逝华山张超谷,享壽1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