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其关于修身养性合理生活的主张如同星辰般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农家。他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其关于修身养性、合理生活的主张,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千万人的心灵之路。自幼丧父,他与弟兄三人共同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在外祖父的影响下,他早有儒学根基,并且对佛、道经典书籍有所涉猎。1943年入乡塾读书,但因家庭困难在1950年放弃学业,在家习农事并自学儒家四书。

1952年,他到陕西龙门山游览,并在此结识了二十多位道士,他们朴素善良、勤于道教。他请得监院同意留居,每日干农活闲暇时借阅道书,对道教产生信念,与之结下不解之缘。随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为师。

任法融擅长斋醮法事经韵,但他认为经韵只是表达仪式,而不是真正的精神实质。他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德》、《南华》、《四品》等经书上,从1955至1958年间,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这些经典,并感悟颇深。

1964至1966年期间,他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大开知识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在十年的浩劫中,他坚持研究《道德经》,通过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深地领略了世事艰苦和人生困苦,从而更好地理解了《 道德》的深奥智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楼观台重归于自己管理。1980年代,由于他的努力筹资和招工维修楼观台,它恢复到了原来的风貌,被誉为一座文化古迹和神圣的地方。此时期他还着手注释《老子·太极图说》,这本著作介绍老子的自然观、社会观及宇宙论,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高度概括基本思想,对老子的哲理进行浅显易懂且独到的解释。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立场被广泛赞誉,是当代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

1992年,当选中国国家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常务理事,并兼任中国国家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他致力于推动宗教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实现宗教自由提供政策支持。在2005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国家宗教协会会长,同时兼任中国国家宗教学院院长,以后的岁月里,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 religions 的发展与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