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道长眉县的道德境界代表

王兴理道长,出生于河北的塘沽,是一位在道德境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1960年他在华山王母宫出家以来,就一直受到礼庞法山道长的师承。在接下来的26年里,他居住于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直到1987年才搬至钟吕坪老君洞。

1989年,他接受了北京白云观王理仙方丈的戒律,并得到了治道子这一戒号。在随后的11年中,他一直居住于太白山太白庙。他不仅在修建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门前的石桥等项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收回了太白庙的产权,为眉县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个关心青年学子的导师,王兴理道长认为当前社会上的许多传授都是形式主义,不够真实。他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理解和实践应该更加深入和严谨。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初次印象:面对这位身材高约1米7.5、气质非凡的男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映照着那张国字形脸龑;两边适中的耳朵、挺直鼻梁以及周正口型都显得格外醒目。而那乌黑发亮的小辫子,以及鲜亮红润的地面颜色,都透露出一种健康养生的内涵。海青色的道袍搭配十方云鞋,使人感受到一种干净、干练又精神饱满的感觉。他的存在仿佛是仙人降临般,让人不由自主地怀疑眼前是否真的站着一个来自自然界的人物。此刻听到他轻声慢语讲话时,这种错觉变得尤为明显。这确实在与一位真正懂得生活哲学的人交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