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的名画《玄门十子图》中,有一幅文始真人像,这位文始真人就是尹喜,字文公,他是周末时期的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称为关尹子、文始先生或文始真人。尹喜不仅擅长测天观星,还以其仁德著称。他曾因涉足山水,于陕西终南山筑草为楼,深入思考道法。由于他在楼上观察星辰和气象,因此他的居所被称作“楼观”。当时的周王闻听此事,便封他为大夫。
据说老子曾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向西进发,当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因为了解老子的学问之广博而心生敬畏。当老子即将过关时,尹喜下令清扫道路,并点燃香火,以礼相待。尽管如此,老子仍然没有留下,但后来老子托病辞职,与尹喜同行至秦地。
在这段旅途中,老子将自己的思想和著作赠给了尹喜,并授予他《道德经》的全书,然后独自前往西方,而留下的只是一片云烟。在接收到这些宝贵遗产后,尹喜虔诚地研读了五千言的经典,对其内涵有了深刻理解。
在道教中, 尹喜的地位极高,他常与老子并列祀奉。据记载,在日常生活中, 尹 喜保持着一种清净自守的心态,他要求自己就像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解释说:“这不仅限于射箭,也包括国家存亡、个人贤愚等问题;圣人才不会去追求这些外表现象,而是要洞察背后的根本原因。”这种修持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更能让人既明白事情本质,又能探究其中奥秘。
关于 尿 喜 的著作,《关尹子》共九篇,但原版已失传,现在流传的一些版本,如今本《关尹 子》,有一说可能是后人的伪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