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社会故事

我,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乃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自小好学,然好色而不得为嗣。后折节改志,闭门读书。

在那个社会的背景下,我曾任秘书郎、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在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我创作了《九州春秋》,记述了东汉末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这部作品对后世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由于东汉史籍记述繁杂,有许多史事在我出生后的时代已经亡佈颇多,因此我汇集整理群书,并著成《续汉书》80卷。这部作品起于东汉世祖明帝至孝献帝文皇帝结束,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除了《续汉书》,我还撰写了《庄子注》21卷、《兵记》20卷和文集4卷。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已佚失,只有一些篇章如《赠山涛》、《杂诗》流传至今。

在我的时代之前,有过东汉官修的纪传体东汉史《东观汉记》,而在我之后,又有华峤等撰《Han 后書》(即刘宋范晔所著之 《後漢書》的前身)。直到南朝刘宋时期,由范晔编纂完成了十纪、十志和八十列传的全本,而这部作品被后人广泛接受并推崇,其缺陷则由梁刘昭通过对旧志的借用和补充来弥补。

我的思想特点是强调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以及推崇“务从节约”的作风。我把对历史的考察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以教化社会为目的。而对于后人的评价,如唐太宗所做的一首诗:“前史殚妙词,后昆沈,书言扬盛迹,补阙兴。”反映出了他们对我的评价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