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字文公,以其深厚的道家学问和卓越的天文学知识,被尊称为“关尹子”、“文始先生”、“文始真人”。他善于观察天象,并以仁德著称。据说,他曾在陕西终南山建起一座草屋,远眺星空,这个地方就被称作“楼观”,因为他常在这里仰望星辰。
传说,老子曾经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向西行走,那时候尹喜正是函谷关的令。他了解老子的学识渊博,所以便派人洒扫道路,为老子的到来做准备。当老子真的到了时,尹喜亲自迎接,并对他进行了深深的三鞠躬之礼,还请他留下,但老子没有同意。之后,尹喜便假装病倒辞官,一起跟随老子前往秦地。
在那里,老子将自己的著作《道德经》赐予了尹喜,并独自一人继续西行,不知去向。而尹喜则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对《道德经》的五千言进行了认真研读。
在道教中,尹喜的地位非常崇高,他常与老子一起被供奉。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坚持清净自守,用射箭时的心平体正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他解释说:“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这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不仅能治身治国,而且能理解事物本质又知其所以然。
至于他的著作,《关尹子》原本九篇现在已经佚失,只有后世所谓的一部《文始真经》,可能是后人的托名作品。但无论如何,都证明了他的思想和智慧对于后世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