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钦,岭南经学之始祖,被屈大均誉为“粤人文之大宗”,其研究深邃,影响广泛。出生于交州苍梧郡广信县(今梧州市),自幼接受优良教育,博览群书,精通《易》、《书》、《诗》、《春秋》及《礼记》,尤以《左氏春秋》的研究著称。
在建始年间(公元前32-29年),陈钦前往京城西安跟随贾护学习,并有所创见,最终编撰了《陈氏春秋》,被视为左氏传人的代表。他的学术成就使他被举荐为五经博士,并受封奉德侯。在此期间,他与刘歆齐名,为当时的古文经学权威。
不仅如此,陈钦还曾教授两位皇帝——汉平帝和王莽,并将自己所著的《陈氏春秋》传授给王莽。这一事实显示了他在西汉末年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当时,“独尊儒术”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而儒家思想逐渐提升至官方之学的地位,但这同时也引发了今文经与古文经的争论。
在西汉哀帝时期,由于对待经典的不同解释方法,即今文家认为圣人言语微言大义可用;而古文家则强调语言文字考证,以树立其崇高地位,这场争论愈演愈烈。最终,在汉平帝即位后,由于王莽支持,他们提出的将古文经立官学设博士的主张得到了实施,《左氏春秋》正式成为官学之一,其影响深远。
然而,尽管取得这样显赫成就,但陈钦晚年却遭遇杀身之祸。他因反对神话邪说、请求处死咸单于子角等罪名,被捕入狱,最终悲剧结束。他的一生虽充满争议,却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人物画像和历史事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