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阮籍的先世在史书中仅有其父阮璃的记载,其他人资料不详。然而,司马昭曾经向阮籍求婚,这表明了他出身于士族家庭,不是寒门之子。《世说新语》中提到:“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这说明了阮氏家族地位显赫,但家中的经济状况却较为贫困。

建安十七年(212年),当时只三岁的阮籍失去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家凄苦。这可能影响了他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个孤傲的人。

据史书记载,八岁时的阮籍就能写作文,并且喜欢弹琴长啸,对学问有着极高的热情。他不仅学习儒家的思想,还擅长武技,在他的青年时代,他以儒家所崇尚的大贤作为自己的榜样。

到了三十一岁的时候,当魏明帝去世后,他开始对朝廷事务产生兴趣。在正始元年到嘉平元年的十年间,曹氏与司马氏从合作转变为对立关系,而这个时候,也是 阮籍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一段时间。

最初,他对于曹爽等人的骄奢淫逸感到失望,不愿意参与政治。但当太尉蒋济征辟他做官时,他婉言谢绝,并亲自送信至都亭。蒋济误会他已经接受职位而生气,但实际上 阈已回去。这次出仕虽然短暂,但也体现了他的积极态度,只是在观望时机,最终没有好机会出现。

随着政局日益动荡不安,在正始五年之后,当士人们普遍避开政坛时, 阙再次被征辟但拒绝赴任。他在险恶形势下尽力避免卷入风暴中。当曹爽遭到司马懿捕杀后,被誉为有远见者之一。而在这一切过程中,《晋书》记载,“本有济世志”,但由于“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所以放弃社会干预,将生活乐观起来,以饮酒为常态,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等人共同形成“竹林七贤”的清谈隐逸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