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百篇金句悟自然之道

第三十四章 [重述] 大道广泛无边,左右上下无所不及。万物依赖它而生长,却不自豪,不为功绩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视为主宰,可以称之为“渺小”;万物归附于它而不自视为掌控者,可以称之为“伟大”。正因为它没有自大的心,所以才能达成其伟大。

[注释]

汜:同泛,广泛或流通。

辞:言词,称说。不辞,意指不多言,不推辞,也就是顺其自然。

不有:并不认为自己有功劳。

衣养:覆盖、保护。

不为主:并不认为自己是掌控者。

常无欲:常常没有私欲的追求,这里理解为简单纯净,没有复杂的心理需求和欲望。

[延伸阅读1]

王弼《道德经注》:

大道流通,无处不可到达,可左右周旋,无所不能。万物都依靠它来生活,而又毫无抵触情绪,因为完成了事业却没有占有感,它既养育了万物,又不试图成为它们的主人,有着简朴的状态,所以可以被称作“渺小”。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由这条道路引导来的,因此在天下充满这样的纯粹状态时,每个事物都能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如果不是通过这条道路来作用于世界,那么就可以被看作是微不足道的。而当一切事物都归属于这条道路,并且使它们不知自己的出发点时,这便是不做任何主张,只是客观存在,即可被尊敬作为“伟大”。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大道广布,无所不能,无需选择与否定,因此能够包容地影响一切。所有生命都是依赖这一力量活下去,但并不会因此感到厌烦或拒绝;一旦完成目标,就不会为了那成就而炫耀。这是一个只以生存而非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来存在的过程,是一种超越拥有与避免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仅仅是生存和成长,没有任何夸耀或占有意识,而这是唯一真正可信赖的力量。尽管我们把这种力量用来培养和保护每一个生命,同时也不试图去控制它们,可以将这种态度描述为“渺小”,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生命回归到了原始状态,不再需要外界权威去支配他们,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自由,即可被誉美化成为“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