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骊山老母宫中陈圆明这位道家学派的著名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位老道长让我们一起采访他探索他的智慧与生活

在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工作多年,我对三秦大地的道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从事道教研究时,我被陕西当代高道大德的修行故事所感动。陈圆明道长因其在恢复骊山老母殿中的努力而闻名遐迩。我曾希望能亲自拜访这位传奇人物,但手头繁忙,直到2017年岁末,终于有机会与刘康乐博士一同前往老母宫进行采访。

12月26日,我们来到了骊山老母宫,这座古庙历经风雨,依然庄严肃穆。金明立道长接待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各个殿堂,他对每个殿堂的历史和神职都有详尽的知识。这让我对他的学识和口才印象深刻。

最终,我们来到了客堂等候陈圆明道长。他是一位身材不高但气质非凡的人物,面容慈祥、淳朴,让人感觉如同久别重逢。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微笑,对筹款修庙的事业表示无怨无悔,只是表露的是他修成后的欣慰心情。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如同讲述一个遥远他人的故事一样。

此次采访中,还请来了专注于老母宫文化研究的刘建民老师,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得我们的访谈更加丰富生动。我谨以此篇文章,将陈圆明道长辛勤修复庙宇、百折不挠弘扬道德的故事分享给读者。

陈圆明 道长,是一位来自白河县寺坡村(今湖北郧县)的农家子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出家的道路上,他始终坚持“谨持家教,虔诚奉道”的原则,即使在艰苦的情形下,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和责任。

随着时代变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陈世杰决定出家,在武当山紫霄宫度师胡永昌,并取法名为陳圓明。当时紫霄宫住著約三四十人,他以兢兢业业、为人善良赢得众人的尊敬。后来,他离开武当山,在泰安碧霞祠挂单修行,最终回到骊山老母殿,为这个需要爱护的地方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