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智亭大师:道教神仙的幽默生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闵智亭大师坐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内,一副悠然自得其乐的模样。他的身影伴随着古老而庄严的道教建筑,在这里,他是众所周知的大师,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一抹活力与幽默。
闵智亭出生于1924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1941年投身于道教,拜刘礼仙为师,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修行之路。在西安八仙宫,他曾担任过知客、行堂执事等职务,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还精通琴棋书画,这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大侠之一。
1950年代,闵智亭参与翻检明代《正统道藏》,结识了著名道教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和主编《道藏精华录》的丁福保先生。后来,他回到西安八仙宫担任首领执事,并被推选为市七区代表和市青联委员。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深入研究了天文星象学及奇门遁甲,还学习古诗词,与众多有才华的人士交往,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文化翘楚。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闵智亭下山还乡,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高兴地回到了华山常住。恢复正常宗教生活后,他又开始从事旅游服务业,以劳动自养,同时撰写有关华山道教历史掌故,为人们传递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1985年至1992年间,闵智亭先后担任中国道协专修班教师、副秘书长、省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市协会长等职位,并且多次前往国外讲授有关 道教知识,被誉为现代化新派宗师。此外,还曾当选全国政协第九届常务委员,并连续当选陕西省十余届人大代表和西安市政协常委,这些荣誉都证明了他的卓越贡献。
2004年1月3日,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能与他交流关于玄机奥妙的小伙伴离开我们时,我们失去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但即便是在离世之后,闵智亭的大笑依旧在我们的记忆中跳跃,让我们怀念那段充满幽默感与哲理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