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字文公,以其深厚的道家学问和卓越的天文学知识,被尊称为“关尹子”、“文始先生”、“文始真人”。他善于观察天象,并以仁德著称。据说,他曾在陕西终南山中结草为楼,远离尘世,与道相通。在那座名为“楼观”的宅邸里,他常用来仰望星辰,寻求宇宙之气。
传说老子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向西而去,而时任该关令的尹喜深知老子的学识非凡,便暗中嘱咐手下不要让有异相的人通过。此外,他还亲自清扫道路、点燃香火,以示对老子的尊敬。当老子到达函谷关时,尹喜闻讯后迎接并恭敬地请他留下,但老子坚决不肯留下。之后,尹喜便借口病重辞官,并跟随老子一起前往秦地。
在那个过程中,老子将自己的思想和著作赠给了尹喜,还将《道德经》这部杰作直接授予了他。随后 老子独自一人继续西行,其去向成谜。然而,对于这个恩师所赠与的宝贵遗产,尹喜铭记如命。他虔诚地研读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不断探索其中蕴含的哲理。
在道教界里,由于他的崇高地位,一直与老子的身边供奉。而根据相关记载,在日常生活中,他保持着一种内心平静和身体端正,就像射箭一样需要保持这种状态。他解释说:“这是不是只针对射箭呢?国家存亡、个人的贤愚,都由此而定;同样,也是如此。”这说明这种心平体正修持法,不仅能治国安邦,更能养生延年,同时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又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关于他的著作,有九篇《关尹子》的原本已经失传,但现在流传的一些版本被称作《文始真经》,有些则认为可能是后人伪托所创。但无论如何,这位古代智者的精神和思想仍然激励着后人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