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何鼎建“治世玄岳”牌坊?答案深藏于道家经典的玄之奥义中,揭示了自然与人间治理之间的深邃对话。
首先,这座牌坊体现了嘉靖皇帝虔诚崇道、尽心尚“玄”的信仰。明世宗对道教信仰极其狂热,日事斋醮,对三清四御、玄天上帝等神仙崇奉备至。在他统治期间,为父母王妃赐尊号,又自号多个道教名号,几乎将整个明朝变成了一个大道教国。他喜欢使用“玄”字,因为《老子》中的“玄”,形容绵邈幽远、神妙无比。因此,他十分喜爱“修玄”,生病时要祷求,“叩玄伐虏”,打仗胜利后要谢过;任用官员,要看其能否写青词,即诗文;提拔官员,要看其能否尽诚赞美。所以,他鼎建“治世玄岳”牌坊,是为了以此作为一种实体性概念,与道相类,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其次,这座牌坊也反映了嘉靖皇帝继承祖业盛世的目的。明成祖信仰极力推动武当山的兴工营建,役使二十万众费亿计十二载而成,使得家族中有浓厚的崇奉武当山和尚敬养生的传统。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二十五日,他遣工部右侍郎陈雍到大岳太和山致祭。此后又在武当山设斋建醮,并在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诏修太和山福境,因百数十年已不堪久存,所以命官去勘视应合修理处所。在《御制重修太和山纪成之碑》中,他解释了自己崇奉真武之神原因:一是因为他的父亲封藩郢邸与武当相连,与他父亲崇祀有关;二是认为明朝定都幽燕位应玄冥,由北极保佑才得以二百年来民安国阜。
再次,这座牌坊还显示了嘉靖皇帝崇奉真武之神抬高武当山地位的意图。在永乐皇帝的大修之后,真武被尊为保护神,将这片土地封为大岳太和山并内臣尊为朝廷家庙,因此历代皇帝都重视这里的道教。这次重修完毕之后,不仅恢复原貌,还加封题额曰“治世”。这是对自己治理天下的肯定,而 武当则被称作非一般普通地名,而是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地标。而这个事件更进一步加强了它的地位,使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五岳之一,即便超越其他名山显赫。但最终,那些荣耀都是流转历史的人们记忆里的一段章节,他们留下的是一块块石刻,一面面铭记着那份由往昔传递到今日的情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