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乃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自小好学,然好色而不得为嗣。后折节改志,闭门读书。
在社会的光环下,我曾任秘书郎、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我记述了许多历史事件,并著有《九州春秋》。
由于东汉史籍记述繁杂,有许多历史事实被遗忘或失传。我于是汇集整理群书,将所知编纂成《续汉书》80卷,以纪录从世祖到孝献帝的时期,以及十二位皇帝的生平。
除了《续汉书》,我还著有《庄子注》21卷,《兵记》20卷,以及文集4卷。不过,这些作品现已佚失,只有一些篇章如《赠山涛》和《杂诗》在《文选》中得以保留。
我的主要著作是《续汉书》,它记录了从世祖到孝献帝之间的历史以及十二位皇帝的生平。我通过讨论众多史籍,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将其编年二百年,录世十二朝,为纪、志、传共八十篇。这部作品虽然后来被范晔的《后汉书》的撰写而渐被淘汰,但其中的一些部分,如八志中的几个志目,对于研究地理历史和官制沿革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在我的时代之前,有东汉官修的纪传体东汉史;在我之后,有华峤等人的《汉后书记》,并且最终由刘宋时期的人物范晔创作了更完整和系统化的地主阶级权威性的正统官方史料——“正史”。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将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外关系及思想文化变迁紧密相连,使得我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事实记录,更是一个融合了时代精神与个人的理解与评论之作。在那个充满争斗与变迁年代里,我用尽一生的智慧去寻找真相,用笔墨去铭刻那些值得铭刻的事情,让那些往昔发生过的人们,不再成为风中的落叶,而是永恒地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