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西南方向,有一处古老的集镇——湖雷镇。镇北有一座山村,名为石坑村。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西走向的石坑溪穿流于村中,将其分成南北两侧。民居沿溪而建,并在此形成了数十幢闻名遐迩、高大雄伟的方形土楼民居,这些建筑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壮观且独具特色的古民居文化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居安楼”便是石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
“居安楼”坐落在风光旖旎的石坑村中部,位于石坑溪北侧,以东北朝西南之势布局,其背后是蜿蜒曲折的前头畔-白楼背-半天山山脉,而面对的是巍峨壮观的铜鼓寨-老楼窠-秧地背山峰。这片区域不仅钟灵毓秀,而且历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座五凤楼式建筑,“居安楼”由主楼、前厅、厢房及横屋等部分构成,全体共计66个房间,占地面积18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9.4平方米。主楼高21.5米,为五层结构,每层都设有六间卧室和一个大厅,每个房间至少开有两个窗户,而角落则多出二个窗户。此外,大门上刻着“居安樓”的三字匾额,一直以来都是家族守护与标志。
内部设计精巧,便利实用。大厅(内厅)位置中心,有一盏可调节升降的大型煤油灯,以及八仙桌供族人议事。一切冬暖夏凉,在盛夏时分午后休息时长辈多聚集于此。大厅两侧悬挂木刻楹联:“勤耕苦读不忘高位;至孝精忠常保家园。”
其他各部分同样具有明确功能:仓储、一、二、三、四层为卧室;第五层用于通风散热或存放杂物。而四层大厅更显特别:高度3.8米,用杉木吊顶,上方绘有壁画,一扇雕花木窗和一个木屏风增添了美感和神秘色彩。
围屋式2层附属建筑作为辅助空间,为6间1厅2梯式,其中底层为厨房与客厅,上级用于存储谷物及干货。而前廊(外厅)则是一处宽敞明亮的地方,无论是举行家族会议还是接待宾客,都能提供足够空间。在这儿还有一道雕花镂空木屏风以及祭祀案桌,是每年节日必备之物。
天井是一个开放区域,可供晾晒衣物并承接雨水,它连接着主 楼与前廊,同时也是家庭成员互动交流的地方。横屋作为独立单元,与主体保持一定距离,但通过小门相互连通,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功能,如官廳等,更适合于接待来访者或进行文艺活动。
教育子弟始终是家族重视的事宜,在左边横屋里设立了一所蒙学馆,即启蒙教育场所,该馆内供奉孔子的画像,不遗余力地培养子孙英才,使得历代皆能产生杰出人才,如科举秀才、商界巨子等多方面的人才输出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
经过数百年的考验,“居安樓”的墙体坚固无损,由田甲泥与沙石拌匀夯筑,用老杉枝和竹条作墙筋加强其稳定性。外墙用纯白纸灰砂浆粉刷至今仍旧光滑如初。此外,使用青砖防潮防火,并采用厚实瓦片以抵御狂风暴雨测试,从未需要维修过。
为了安全考虑,全院只开启狭窄牛夹窗;三层以上增加普通大小较大的窗户。大门配以铁皮钉制,并嵌入纯铜拉环,以防盗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而烟囱从顶部伸出确保内部空气清新,还完善了排水系统使得全院从未发生过内涝的问题。此乃"富有特色的农村新式一層四合院"在社会中的典范之选,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及其智慧的一种融合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