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呼吸吐纳法秘诀大道论理国章十五

理国章

理天下,乃至理国祚,理家之道、身之修,为非道德所不能匡济。国之治法,以无为则事简易,以有为则事繁多。事简则心境淳厚,事繁乱矣。心淳则国安宁,民乱,则国危亡;去危险而就安宁,是谓守道。

《经》云:“圣人抱一以成其大。”又云:“知其白,而守其黑。”此言贵以身处天下,如可寄托;爱以身为天下,如可托付。此乃圣人不求显赫而能成就大业,不恃功利于成功后,不居功高自视于天下。

《经》又云:“圣人不作威仪,是谓社稷主;受国家污垢,是谓天下王。”然老君严厨也,不尚贤智,不贵珍宝,对待世间万物等闲观之,谦和为基石,不好战争与武力炫耀,无奢侈与欲望过度。

是故知慎重对待边疆土地及酒浇荒野禽兽的役使,以及耕种养桑的百姓劳动,要警惕远方奇特珍异动物的捕捞,使水陆疲惫民众免遭劳累。这便是知道不崇尚道德,其国家必然失去治理。由无规律无化顺应天下的自然趋势,以避免有规律但带来混乱的萌芽生长。

《太平经》中说:“清静是理道本始。”黄帝曰:“未闻有人体内具备了治世平生的智慧。”

夫一人之躯,一国家象征也。胸腹位置犹如宫室布局,四肢分配犹如郊区界限,骨节分配犹如百官设置,上承神灵,即君父在上;气血流通,即民众在下。懂得自身正位,便能明白国家如何稳固。而爱护人民,则能保全国家;善待民生,则能保持个人健康。一旦生命消逝不可复苏,一旦疾病发作不可回转,因此至高的人类要预防未来的灾难、治疗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

气息难以培养却易散逸,人民群众难聚集却易散开,这是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之前,就不要追求已经过去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无事前行,无往而不利”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