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儒学大家张载(公元1020—1077年),世称“横渠先生”。他留下四句非常有名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为句”。多少年传颂不断,鼓舞一代又一代学人。虽然听过这四句话的人很多,但是“四为句”究竟讲了什么?笔者今日与大家浅析一下。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人类生活在人世间,原本什么准则都没有。所谓为天地立心,就是人在天地之间,这里指人类社会,立下一个规范后世的道德准则。例如,孔子为宣扬自己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立下了一个道德准则,让后人在面临与孔子同样的困难时候,能够想到孔子,从而激励自己,不畏艰辛。孔子虽然一生在主张上他失败了,但他的言行照亮了后人,他是成功的。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生民就是天下苍生,命就是苍生的命运。古人很多相信,“”,认为生来就是这样,不可以改变,或许是天下兴衰,我们何干?张横渠的“為生民立命”就是说,一個儒者,一個人有民族責任感的人,要用自己的言行,用智慧和力量,让天下苍生都有一个正确的道德准则,然后感化众生再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精神价值,让每一個生命都獲得崇高的意義。
第三句:“為往聖繼絕學”。張橫渠認為,儒學正統從孔孟之后就斷絕了,其它後來許多學人的學說都是不純粹的。張橫渠他要重振儒家正統,把前辈弘扬儒家的理念继续下去。我认为張橫渠的思想中肯定还有继续发扬儒学思想的一些理念,因为張橫渠一生的吸收包容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其他学说的思想,这都是孔子的著六经时期所没有的事情。我认为“為往聖繼絕學”,就是為前聖繼承已經斷絶之學統,並且加以吸收包容,以此發揚光大。
第四句:“為萬世開太平”。這裡所稱「太平」,不單單是說世界要平安太平,而是一種社會秩序,即周公推翻暴政、恢復禮制、實現「王道」教化、建立「大同」的社會理想。在《易經》中也有提到:「王良將馬,以治亂國。」也即使君明於治亂,用善良如良將治理國家,這種治國方式也是追求長久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而「萬世」二字,是指這樣一個社會秩序應該持續存在於無限長遠之中。如果問,我們讓百姓永遠幸福安定的社會對我來說應該存在多少時間?永恒有多久就要存在多久?
總結:我們可以把張載的大名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都要先為社區重建精神價值;然後確保每個人的生命得到了尊重和發展;接着完善並傳承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最後致力於創造一個長達千年的繁榮和諧共處時空——這便是我們共同努力向前的目標與方向,也是我們中國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條道路。
文章最后,我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是否已经开始走上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大路呢?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就像每棵树木汇聚成森林一样,每个人的心灵汇聚成社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那么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让我们一起庆祝这一点,并且坚定信仰,将我们的脚步稳稳踏上通向未来之路。这条路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无论如何终将抵达那个遥远而美好的地方——那是一个所有生命都能自由发展、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共同进步的地方。在那里,没有贫富差距,没有战争,只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大同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它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更璀璨夺目的光芒。这便是我对张载"纵观古今"哲思启示下的思考,也是我对中国正规灵符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种现代解读与实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