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始祖通天之谜续说第三章

王处一,师名处一,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梦红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尝气绝仆地,移时方苏。母惊问曰:汝何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师因悟生死之理。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谓之曰:子异日扬名帝闕,为道教宗主。遂摩顶令去。

又尝闻空中人问云:汝识我否?对曰:未识也。曰:我玄庭宫主也。这后狂歌馒舞,冬寒铣足单衣,对颜色不变自有其意。一日作颂自歌云:“争甚名竞甚利,不如闻早修心地。”自家修证自前程,“自家不作为群类”。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应。

世宗大定八年师在文登牛仙山庵居,有人告以祖师至,即诣全真庵,请为门。在座者皆以为然,而祖师知其为玄门大器,则从其请。此后,因受封与丹阳辈,并入于道教正统之列。而他人的传记,也逐渐被记录和流传开来。

郝大通,其字太古,其号广宁,是王处一的弟子之一。他出生于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日,是一个宦族家庭的成员,但由于他的母亲早逝,他便隐姓埋名,以卜筮术谋生活。他曾经梦到神人示以周易秘义,从此洞悉阴阳律历、卜筮等诸多学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被祖师发现并授予背坐机感法,这使得他能够领悟到许多深奥的知识和智慧。

郝大通跟随祖师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位高明的道士。他在文登期间常常携带瓦罐乞食,但有一次误触瓦罐碎了,却奇迹般地没有受到伤害。这件事成为了他的一段传奇故事。此外,他还曾经坐在沃州桥下六年不语,而桥下的水流也不曾淹没过他,只是在六年之后才慢慢退去,这种超凡脱俗的情景让人们都感到非常震撼。

和德瑾,又称玉蟾子,是秦州甘泉的一个官吏。他虽然平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却因为某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变得神秘起来。当他的一个朋友突然死去时,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自己的手工艺品陪葬,使得这个朋友能够安静地下葬。而当这个朋友复活时,她竟然成了他的亲姐妹,这件事情让他们都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保持着一种纯粹的心态,没有任何怨恨或愤怒。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是有着特殊命运和能力的人物,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充满了对生命意义深刻探索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影响力,以及那些追求内心世界、超越世俗界限的人们所持有的坚韧信念与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