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性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深度解析人物专访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命之所无奈何。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之修短,奚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

养形必先以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物称其生,则足矣,有余则伤?夫颐养身形,以用物为本,而物有分限,不可无涯。故几鄙之徒,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者,有世间矣。

有生必先无离形,其去不能止。非我所制,则无为有怀於其问。故生命与死,与天地造化,无常处,是谓能移,与化俱也。

精而又精,是谓能反,以相天助自然。此道乃至人潜行不室,其心虚,可御群实;蹈火不热,上万物而不栗,此乃纯气守护,使不得侵伤,即是保守和气、澹静心、致性的道理。

此道亦是圣人藏乎自然界中,不淫于世俗度量,而终始于造化纪纲之间遨游。壹其性饰则二矣,不以心使气合德,无离性别通乎自然造育万物的道理。在此境界中,即使遇到困难或灾祸,也如醉酒坠车般,没有惊惧和恐惧,只是在其中自若,从容地选择与否,而不会被外在的事物折损或害伤,因为他们的心神全然凝固于此境界里,没有内心的波动和欲望,因此,他们能够平等地待遇一切事物,就像没有恢复感的人对飘落的瓦片没有怨恨一样。这就是天下得以平衡的大法,由此大道来调治世界,没有攻伐战乱,没有杀戮刑罚,这正因为这是一种超越情感的高尚境界,所以非常了义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