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命之情者,不务知命之所无奈何。故达命于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之所锺者,皆智虑之所无奈之何也。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故几鄙之徒,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者,世有 之矣。
生死去来,不可为也。夫寿夭去来,不是己所以制,而世俗人,以食多资货厚养其身以为足以存生,则深可悲欺。
然而,无欲则刚,有心则柔。是以圣人不争,无待于利益,只因顺应自然法则而已。故能处于万物的始终,与天地同道,与万物为一。
圣人抱一不离,与玄德冥合,是谓通乎造化。此乃达至道原与自然本源相通的境界。而此等境界,即非色、非声、绝视绝听者方能达到。
若得此境界,则天守全,其神无却,物自入焉。这便是一切事物,都可以自然地融入他的内心,没有任何抵触或阻碍,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所有的分别和偏见,只剩下一种纯粹的心灵状态。在这状态中,他能够感受到宇宙的和谐与秩序,从而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