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被日寇侵扰的时代,闵智亭放弃了学业,投身于华山毛女洞的道教修行。他的出家之路不平凡,他曾拜刘礼仙为师,在西安八仙宫深造,不仅学习了道教经典,还得到了邱明中的和商明修的大成就。
闵智亭年轻有为,一次次担任知随、监院等职务,对他来说,这些经历都是提升自己修行境界的机会。他还在长春观从陈明昆道长处学到了更多知识,并参与了诵念经仟的工作,使他对道教仪范更加精通。
离开长春观后,闵智亭来到上海白云观,不久又回到杭州福星观。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书画高手周济,也与古琴大师徐元白学习古琴技艺,并且从李理山道长那里学习天文星象学。此外,他还向黄夷吾学习古诗词,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闵智亭返回华山,与华山道众共同成立华山服务社。他在服务社担任总会计,同时也参与地方史志资料的整理工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局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闵智亭再次回到了华山,此时他担任服务社出纳和外事接待工作,同时继续研究道教义理并撰写相关历史掌故。
1985年,闵智亭应邀主持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道教知识专修班”,此后他还当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并成为多个组织或机构的领导人。他的贡献不仅限于文学艺术,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此生至2004年1月3日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