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杰出的史学家。他的先人曾仕于南燕和刘宋,他的伯父崔光也是北魏著名的史学家。父亲崔敬友曾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在孝文帝太和二十年被拜为彭城王国左常侍,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奉命撰写起居注。其后他历任给事中兼祠部郎、尚书都兵郎中等职,并参与修撰高祖孝文帝、世宗宣武帝起居注。
崔鸿秉性耿介,为同僚所钦服,他主张为官求才,不拘一格。他著有《十六国春秋》,这部史书体例完备,以晋为正统,对当时各国遗事记载详尽,其中虽有疏略讹误,但在当时它仍是一部有价值之作。唐代修《晋书》时曾征引了本书许多资料。
然而,尽管他的贡献重大,但他的一生并未能完成自己心愿中的全部工作。当他病危时,他希望能够修订国家历史记录,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他去世后,其子元才缮写了一版,《十六国春秋》虽然没有公开传播,却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