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的名画《玄门十子图》中,有一幅文始真人像,这位文始真人就是尹喜,字文公,他是周末时期的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称为“关尹子”、“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尹喜不仅擅长天文学,还以其仁德著称。据说他曾隐居终南山,一心致力于学习和研究道家学派的精髓。
传说老子在他的西行之旅中,曾经经过函谷关,而当时任函谷关令的是尹喜。这位大智若海的官员深知老子的学识之广博,因此特意下令,让所有看守关口的人都要留心观察,以确保有品德超凡脱俗的人才能通过。同时,他还亲自派人整理道路,并点燃香火,准备迎接圣人的到来。
当老子真的抵达了函谷关,尹喜便亲自迎接,并对他进行了隆重的礼宾。他不仅恳请老子留下来,还托病辞职,与老子同行至秦地。期间,老子向他传授自己的思想和著作,即后来的《道德经》,并将其赠与了尹喜。
在道教史上,尹喜的地位非常高,他常被列入与老子的同列。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清虚自守,不论国家兴衰、个人贤愚,都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他解释这是一种养生之法,不仅能治国安邦,也能使身心得益。
关于他的著作,《关尹子》原有九篇,但现在已经失传,只有一部名为《文始真经》的作品流传下来,这部作品也有人怀疑是否是后世所编造。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减少我们对这位古代道家学派人物及其思想影响力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