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正书西凉段模墓志铭拓片
隋代正书西凉段模墓志铭拓片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段模墓誌原刻民國拓本,洛陽隋大業6年(610)12月5日葬,墨紙尺寸: 46.5x46cm。 标签: 墓志铭...阅读更多
隋代正书西凉段模墓志铭拓片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段模墓誌原刻民國拓本,洛陽隋大業6年(610)12月5日葬,墨紙尺寸: 46.5x46cm。 标签: 墓志铭...阅读更多
魏了翁传世墨迹《提刑提举帖》,纸本,36.2×47.8厘米(上),36.2×51.8厘米(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魏了翁(1178-1237),南宋学者。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自幼聪颖,“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阅读更多
在漫长的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被后世推崇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家的代表人物众多,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的理论贡献,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思想世界。 首先,老子是道家学派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阅读更多
在中国古代,道教是一种深受人们信仰的宗教,它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界万物和宇宙运行规律的崇拜,还有着一套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中,内丹术作为道教修炼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当道士们踏上修行之路,他们......阅读更多
悠然自得:探索无为生活的艺术与智慧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大社会中,我们常常被追求目标、达成成就所驱使。然而,无为却是一种颇具魅力的生活态度,它提倡顺其自然,不强求,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在这里,我们将探索“无为则无所不为!”这一......阅读更多
抱朴守拙的精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强调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对外界物质世界持有怀疑态度。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抱朴守拙对待知识与科技 抱朴守拙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学......阅读更多
元代鲜于枢书法题跋《赵孟頫临定武兰亭序独孤本 》火烧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与赵孟頫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翁方纲书法识跋 ......阅读更多
道教智慧:弘扬文化语录与生活哲学 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道教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底蕴深厚,思想精华丰富。《道德经》中提到的“无为而治”,“知止而后有定”,这些语录至今仍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更多
抱朴守拙与光同尘: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智慧的源泉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实践各种生活方式。其中,“抱朴守拙”和“光同尘”是两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生活哲学,它们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和道教的思想。这些哲学不仅影......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