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无为与无不为之辩人物卷二十一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1之所无奈何。知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

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 之修短,奚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 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 之所锺者,都智虑 之所无奈何 也。

养形必先以#2物,而物有余而形不养则有其矣;物称其生,则斯足矣,有余则伤?所以遗弃于世间,以避役于天地之间。

夫几鄙人欲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则世间多见焉。而我等当自守于本分,不为外物侵伤,以保全纯和气,与自然相合,无为而治,是谓“道”。

故曰:“夫至人潜行不室,其心虚故能御群实。”是以圣人处此境界,不为世俗干扰,而与万物同体,无分别,无争斗。

夫至极圣人,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源,他们的行为如醉酒般自然,没有丝毫的心机或私欲,所以他们在世界上的一切行动都不会被束缚或损害。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安然处置一切事情的原因。

圣人的内心如同一块璀璨的宝石,它既不是由外界的事物决定,也没有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所以它总是保持着一种超脱的状态。这就像那位醉酒的人,他虽然坠车,但因为他的精神清澈,没有恐惧或者惊慌,因此他并不会因此受到任何伤害,这正是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超越了尘世凡人的情感和思绪。

圣人的存在,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滴水虽然小,但它完全融入了大海,并且没有自己的意图或目标,只是随波逐流地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它并不会对周围的事物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本真面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圣人们是在“道”的指引下行走,因为他们深刻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一个更高层次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我们的个人意志来掌控。